发芽汽车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大全

文章内容

奇点汽车现状_奇点汽车现状调查

tamoadmin 2024-08-13
1.新能源汽车倒闭了的品牌有哪些2.国内高科技汽车中,奇点汽车怎么样?3.奇点,下一个拜腾?4.烧光170亿!“特斯拉”濒临破产,遭员工集体讨债?5.在国内新能

1.新能源汽车倒闭了的品牌有哪些

2.国内高科技汽车中,奇点汽车怎么样?

3.奇点,下一个拜腾?

4.烧光170亿!“特斯拉”濒临破产,遭员工集体讨债?

5.在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奇点汽车怎么样?

6.烧光170亿,造车“吞金兽”陷入至暗时刻

奇点汽车现状_奇点汽车现状调查

提到奇点汽车,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作为造车新势力中为数不多的融资多轮、发布量产车型的车企,它已经太久没有消息。自首款车型iS6自从2016年首次对外公布以来,直到2018年10月,奇点掌门人沈海寅才宣布奇点iS6推迟上市,上市时间预计在2019年春节前后,然而现在这款车依然没有任何消息。

2019年最后一条有关奇点的新闻是股东抛售股份。深圳博雍智动未来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在2018年4月份的融资中,向奇点汽车注入30亿元,进而成为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约为6.38%。

而根据的文件,该股东所持股份价值仅在3亿元左右,换句话说,即便以3亿出售,该股东也亏损27亿元,宁可亏损这么多真金白银也要清空股份,这种勇气也要点个赞了。

近日,奇点汽车再次曝出新闻,只不过这次的主角变成了奇点汽车的子公司,工商信息显示,安徽奇点智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有了新增项目,除了原有的汽车整车/零部件的制造销售外,还增加了包括测温仪和监控系统在内的研发、生产、销售和进出口贸易的项目,显然,奇点这是要让子公司干个“副业”。

就目前的全球市场需求来看,测温仪这种物资肯定是不愁销路的,何况奇点子公司还新增了进出口贸易的经营范围,显然这是要剑指全球。对于车企而言,生产个口罩是非常容易的,因为车企拥有的除尘车间、无尘车间洁净度极高,只要有原料供应即可。

但奇点子公司并没有选择更容易和自己生产车间相结合的口罩,而是测温器,那么测温器好生产吗?

咱们以上图这种测温器来举例,北京康铂医疗公司的产品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近10%,该公司CEO杜涵女士接受媒体访时表示,该公司目前的产能可达到日产1万只,但因核心元件如红外传感器、芯片的供货不稳定,有时需要停产几天,等核心元件到货后再生产。

据杜涵介绍,红外传感器、芯片等主要来自日本、等地,而这些地区本来就需要应对本地市场疫情,同时生产进度也受到其他上游企业的限制。

至于奇点的子公司是否能够顺利生产测温器,我们尚不得知,但从缸哥的角度,更希望它能够投产成功并通过此业务获得现金流乃至利润,毕竟造车的窗口期已经过去,与其最后成为一个烂尾项目,引起投资方、员工的各项不满,还不如借机转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汽车倒闭了的品牌有哪些

酷暑渐渐来临,温度直线攀升,浮躁再次涌上心头。而当我们还未适应这种骤变之时,“黑天鹅”过境后,身处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新势力们早已开始变得暗潮涌动、危机四伏。“钱荒”则成为了影响它们的最大祸根,尤其是那些距离量产交付只差临门一脚的车企,残酷又现实。

曾经,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将“200亿元”作为入局造车行业的固定门槛,或许如此定义有时会显得有失偏颇,但是此刻又有多少车企仍在为如何跨过“资金门槛”苦苦挣扎。同样就在昨日,之前已经宣布放弃造车的戴森,其创始人首次在媒体面前披露了具体原因,并带来从未亮相过的原型车。

不可否认,仅从产品力与配置参数来看,这款直接视特斯拉为竞争对象的戴森汽车表现还算合格。问题就在于,戴森造车梦的“流产”是由于商业化无法落地。按照戴森成本计算,其单车造价要达到15万英镑(约合129万元人民币),这已经远远高于普通汽车的价格,而且随着后续投入市场,加之营销、推广等环节,售价与所需资金只会更高。

“当然会有巨大的悲伤和失望,我们的生活充满了风险和失败。我们尝试了一些事情,但都失败了,生活并不容易。”谈及电动车项目的失败,公司创始人詹姆斯·戴森的失望溢于言表,并且该项目所投入的5亿英镑均是其自有资金。而这背后所反映出的“痛点”更加讽刺,那便是即使詹姆斯·戴森拥有超过162亿元英镑的身家,但是相比造车所需的高昂资金与持续投入,加之迟迟无法看到的盈利模式,只能被迫“及时止损”。

而将视线拉回至新势力中,对于这些并未拥有丰厚身家、融资渠道相对单一、已然错过上市风口的二线梯队成员而言,行业前景正在变得愈发堪忧起来,而它们能做的只有力求自保。

天际:野心与资金并不匹配

可以说,进入2020年后天际汽车成功迎来了属于它的“水逆”阶段。最近一段时间,《未来汽车日报》连续爆出天际汽车目前资金链绷紧,已拖欠合作方费用逾3000万元。在此之前,还开始了第一波裁员,据其内部员工透露,公司裁员比例目前为10%。并且年终奖截至目前只发出30%,剩余部分通知7月底补发。

虽然之后,天际汽车董事长兼CEO张海亮否认了“拖欠合作方资金”一事,但是有关其资金负面的频繁流出,也再次从反映天际当下的处境并没有想象中乐观。其实早在今年3月,天际汽车董事、首席营销官向东平宣布离职,加入北京现代担任副总经理、销售本部长开始,外界对于前者内部的动荡与未来前景就开始产生质疑态度。

而此刻,天际身上的最大“病症”,还是其庞大产品布局与现有融资并不匹配的问题。换言之,天际的现有资金撑不起它那庞大的野心。从产品、产业布局来看,天际旗下首款纯电SUV ME7定位于中高端新能源市场,补贴前售价36.68-38.18万元,整体定位与蔚来ES6类似。但是问题是该价格区间由于国产特斯拉的降价,以及蔚来终端表现逐渐强势,市场份额已经很难争取。

因此,天际ME7在产品力、品牌声量不占优势的前提下,车型仍未上市前景就已堪忧。并且据了解,由于天际汽车的高管团队大多为传统车企出身,所以在零部件供应环节有着很高的品控要求,而这也对其并不宽裕的资金提出了更多要求。

同时,回顾天际近些年来的产业布局,从最早的绍兴基地,到通过收购得到的泉州西虎汽车生产基地,再到之后的长沙生产基地以及今年1月新签约的南宁生产基地,天际在“一车未上”的背景下就已在乘用车板块布局四个基地。除此之外,天际还在山东青岛、宁波慈溪等地建设了新能源商用车基地。

频繁在各地建厂的背后,虽然不排除天际企图收获当地青睐以便得到后续支持的可能性,但广撒网之下对于其本就告急的资金必定有着严重的拖拽作用。回顾天际自成立以来累计进行的五轮融资,总额约在65亿元左右,而头部新势力小鹏、威马、蔚来分别累计已获得170亿元、230亿元、543亿元融资。对比之下,前者资金短缺显而易见。

所以就现状而言,天际唯一能做的就是筹得更多资金,保障ME7赶紧交付。ME7上市后能够取得怎样的终端表现,我们不得而知。能够确定的是,截止到目前其竞争对手仍在逐渐变多、逐渐强大。

拜腾:“慢就是快”是个悖论

电动汽车能否给人带来极致的科技体验,已然成为评价其产品力好坏的关键。而在去年年末,记者前往拜腾汽车南京自建工厂体验其首款量产车型M-Byte时,的确感受到了久久没有出现过的新鲜感与极致性。

这一切的源头,正是其内饰那块横穿整个中控的巨大屏幕,不可否认如此设计带给用户的视觉冲击力是震撼的。并且基于此,M-Byte车机系统所展现出的一系列交互逻辑同样令人眼前一亮。之后的群访环节,据拜腾汽车首席事务官丁清芬透露,公司截至目前一切安好,C轮融资也在逐渐到位中,并且该车型将于2020年中期正式进行交付。

但是在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下,拜腾汽车开年就陷入危机之中,而这背后的“病根”同样是资金短缺。不久之前,据外媒报道受疫情的冲击,拜腾不得不暂时解雇北美研发中心的数百名员工,并且临时裁员行动也将在中国本部进行。同时,除了休之外,该公司领导层还将集体减薪80%,并对拜腾的C轮融资进行投资。

由此可以看出,困境之下拜腾无法独善其身,业务运营承受着巨大挑战,所以只能尽可能地裁减行政支出,缓解资金压力。同时,高层亲自参与C轮融资的背后,或许也暗示着拜腾已经走入最为关键的生死存亡阶段。

“我总认为,慢就是快”,这是拜腾汽车CEO戴雷博士不止一次向外界传递的品牌理念。的确,相对放缓节奏、踏实打磨产品、避免前者犯下的过失,对于新势力而言本没有错,但是拜腾的问题在于,其公司整体的运营节奏未免有些太过缓慢,甚至慢到拖累了M-Byte的上市,慢到资本市场对于新势力的态度由暖转寒,慢到眼睁睁地看着新能源市场由一片“蓝海”迅速转红。

所以对于拜腾而言,“慢就是快”或许就是个悖论。而相对拖沓的做事风格,也致使整个公司不断错失风口,慢慢进入到一个相对危险的区间。

奇点:融资“乌龙”,处境堪忧

与天际、拜腾一样,同为新势力“待交车”大军中的一员,奇点汽车此刻的处境或许更差。据天眼查信息显示,5月9日奇点汽车运营主体智车优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获得股权融资,投资方为珠海奥东投资有限公司和国厚资本。随后其创始人兼CEO沈海寅表示:“本轮融资额度为10亿元。”至于参与本轮融资的珠海奥东与国厚资本,背后仍可看到安徽国资的身影。

但是就在奇点汽车再获融资的消息被爆后不久,其官方在接受《时代财经》访时称:“关于奇点汽车融资10亿元及股权融资情况,以上信息均不属实,言及CEO的发言也系子虚乌有。”随后记者通过企查查查询奇点汽车历史融资进程,发现其最近一笔融资仍显示为去年10月10日伊藤忠商事所投,具体金额并未披露。10亿元的融资成了“乌龙”。

其实,相比天际、拜腾,成立于2014年10月的奇点汽车,与蔚来、小鹏等企业的起步时间相差无几,甚至还要早于已经量产交付的威马。但是现实状况却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当另外三家车企纷纷销量破万,进入全力抢占市场份额的第二阶段之时,奇点汽车甚至连一款量产车型都未曾拥有。

而早在2017年4月13日,奇点旗下的首款电动量产车型——奇点iS6预览版就已对外正式亮相,当时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同日,奇点启动新车预订,售价区间为20万~30万元,并在2017年底进行小批量生产,2018年实现量产交付。

可是之后奇点汽车也没能逃出“跳票怪圈”,2018年1月,沈海寅宣布,奇点iS6将于当年底量产上市。2018年10月,沈海寅再次宣布,奇点iS6推迟上市,预计在2019年春节前后。随后的故事我们都很熟知,那便是目前仍未得到iS6准确的推新时间表。

事已至此,可以说中国新能源市场留给奇点汽车与沈海寅的机会已经所剩无几。而奇点走到这般地步的主要原因,或许也是由于其融资能力的相对匮乏。虽然经历6轮融资其获得的累计金额早已超过百亿,但是相比蔚来、小鹏、威马动辄超过几百亿元的资金支持,却仍显杯水车薪。

时间回到2014年,在那场由资本集团与互联网行业共同“引爆”的新造车运动中,沈海寅这位早已实现财富自由的企业高层,奋不顾身的投入了汽车行业之中。

六年过去,无论出于何种原因,2020已然成为新势力们的分水岭,奇点汽车在经历产品多次跳票、量产遥遥无期之后,行业前景早已变得黯淡无光,而沈海寅曾经那炙热的“造车梦”也已变得疲惫不堪。

总之,无论对于文中提到的天际、拜腾、奇点,还是对于那些处境甚至不如它们的新造车企业,都患上了一种相同的病,而病症根源都是由于资金极度紧缺所致。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由于新能源市场寒冬降临,那些手握“良药”的资本集团与各地方,投资的意愿正在不断减弱。恶性循环之下,患者们苦不堪言,哀嚎声充斥着整个行业。

但是转换角度考虑,造成如此现状的原因还是由于其自身所致,而自然选择、优胜劣汰本就是一个良性健康新能源市场所需要的。因此,对于那些病入膏肓、即将离开的患者不必觉得可惜。

文/崔力文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国内高科技汽车中,奇点汽车怎么样?

1、威马汽车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上海,是国内新兴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及出行方案提供商。2022年6月1日,港交所披露新一批IPO申请名单,威马汽车在列。2023年10月10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显示,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申请破产重整,申请人正是威马汽车自身,办理法院为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2、游侠汽车于2014年在上海成立,主要生产纯电动汽车。2015年7月26日,游侠电动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修源宣布国内首款由互联网公司打造的互联网汽车“游侠X”正式发布。直到今天“游侠X”也没能上市,在2018年8月22日,游侠汽车宣布完成B加轮3.5亿美元融资之后就再无消息。

3、奇点汽车是智车优行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全新智能电动汽车。其首款车型奇点iS6于2017年4月13日正式亮相,但和游侠X一样,没能上市,在2023年7月申请破产结束了长达9年的造车之路。

4、雷丁是国内高端自主研发电动汽车品牌,自2008年开始专注于电动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及生产制造,已形成电动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售后服务体系。但在2023年因涉嫌买卖合同纠纷,被执行近2000万元,之后便光速申请破产。

5、陆地方舟是中国最早从事纯电动汽车研发的公司之一,其在深圳、上海、北京、江苏、佛山都设有分部,总投资曾一度超过百亿。而后由于其生产的电动汽车频频自燃,被很多充电站拉入黑名单,加上2018年补助减少,致使陆地方舟开始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在苦苦支撑了3年后的2021年还是宣布破产,其破产时的资产估值仅有24亿。

6、国机智骏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由国机汽车联合国机内外部多家行业领先企业组建而成,是一家致力于构建覆盖新能源整车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的全球化全价值链创新企业。2019年8月6日,国机智骏首款量产SUVGX5在江西赣州整车智造基地正式下线,同年10月29日,国机智骏宣布旗下GX5、GC1、GC2三款产品上市。由于销量不佳,该公司于于2023年11月新增一则破产审查案件,申请人为赣州市章贡区国有资产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经办法院为江西省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奇点,下一个拜腾?

个人很看好奇点汽车的奇点iS6,这款车很重视科技的应用。调光雾化天窗用了波音787舷窗雾化技术,能隔离>99%紫外线;医疗级空气过滤系统能主动过滤花粉、甲醛、烟尘、PM2.5的;AI副驾能够语音操作,对接智能家居、智能穿戴、UBI(定制车险)等业务。

烧光170亿!“特斯拉”濒临破产,遭员工集体讨债?

7月初,一次新能源产业调查,有机会再次踏入拜腾汽车位于江苏南京的自建工厂,焊接车间内360台库卡机器人还是那样栩栩如新,办公大楼从外看去仍未沾染太多灰尘,测试车间门口依然摆放着多台M-Byte试制样品,一切好似都与去年年末参加“拜腾开放日”时别无他样。

殊不知,短短几个月内,一场疫情致使整个新能源市场与资本环境骤变,对于那些本就抵御风险能力较弱、苦苦挣扎在“生死线”上的新势力而言,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因此,由于资金链断裂、严重内耗、错失“风口”等一系列因素,拜腾轰然倒塌。最后,所有员工等来的只有一纸停工6个月的通知,以及继续拖欠的工资。

此刻,再去回想拜腾创始人戴雷博士曾信心满满的承诺,“在全球团队的通力合作下,拜腾第一台试装车已经下线,未来几个月,工厂将对产品、工艺设备、生产流程及配套零部件质量进行一系列验证、优化等工作,集中精力实现2020年中量产。”早已变成一句空谈。拜腾,从破晓之前到再次坠落深渊,用时如此之短不禁令人感叹,而它也注定被赋予“失败者”的角色。

不过即使消亡,必须承认拜腾依然令外界看到一些较为“惊艳”的设计与概念。相比之下,某些新势力自诞生之初,或许就只能用“平庸”所形容。随后,在产品布局、上市节奏、公司运营、品牌营销等方面也可谓漏洞百出。更加令人费解的是,当下它们依然可以悄无声息的“存活”在这下行市场之中,而奇点汽车亦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曾经,探讨过一个有趣的话题,对于新造车最大的悲哀是什么?而我个人的答案则是:“当你犯错时,整个行业都显得漠不关心,甚至连报道与提出建议的欲望都不强烈,或许那才是真的失败。”

此刻,奇点汽车好似就处在这样尴尬的境地之中。至于原因,还是由于过往的种种偏颇,已然令外界对于其消息感到麻木与疲倦,而它或许也将成为下一个“拜腾”?

“不务正业”的沈海寅

老实说,想要讨论奇点汽车现状的出发点,还是不久前看到了这样一则消息: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奇点汽车创始人兼CEO沈海寅连发两条朋友圈,但关键词均为蓝鲨智能电动摩托车。不免令外界猜测,后者难道要放弃造车,开始进军行业门槛更低的两轮电动摩托车市场?

对此,沈海寅接受媒体访时表示:“蓝鲨是其此前投资的项目,和奇点汽车一起构成“4轮+2轮”出行战略。”据公开资料显示,除奇点汽车创始人兼CEO的身份外,沈海寅还担任鲨湾科技的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而后一家公司成立于2018年8月,是一家生产智能电动摩托车的创业公司。

同时,奇点汽车全场景出行图谱包括“大车+小车、4轮+2轮、乘用+商用”三个组合,即SUV车型iS6、MPV车型iM8和微型车iC3组成的“大车+小车”组合、四轮汽车和两轮摩托车组成的“4轮+2轮”组合,以及这三款车和智点系列电动商用车组成的“乘用+商用”组合。并且沈海寅还表示,希望用电动汽车的技术重新打造电动两轮车,进行降维打击。

看到这里,只想说概念层面沈海寅的“出行梦想”的确较为完美,但是在具体落地环节,未免实在有些太过拖沓?无论纯电SUV、还是两轮电动摩托,我们并未真正见到其身影。至于能否像前者所说实现“降维打击”,还是用终端销量表现证明为好。

此外,疫情期间,安徽奇点智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曾发生工商变更,经营范围新增测温仪及监控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及进出口贸易。对此,奇点官方回应称,“生产口罩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为满足内部员工及家属日常防护使用需求,在此基础上,也会面向全国及海外进行供应。”但是有知情人士透露,生产销售防疫用品,实则是为解决工厂部分员工工资。

平心而论,从选择进入两轮电动摩托市场,到生产防疫用品并销售“自保”,此刻的奇点汽车在沈海寅的带领下,每一步发展或许都有着出于自身的考虑,但是不知为何也多了一分“不务正业”的味道。距离踏实造车这一目标,有时觉得唾手可得,却又显得遥不可及。

依稀记得三年之前虎嗅曾有一篇名为《五个中年造车男的一天》的文章,阐述了李斌、何小鹏、沈晖、戴雷、沈海寅当时五家先发新势力车企掌门人的处境。时过境迁,三年后他们之中有人已经带领公司进入头部梯队,有人早已坠落深渊被行业淘汰。反观沈海寅,以及背后的奇点汽车,前路依然迷惘,何去何从仍是未知。

5年“烧掉”170亿?

许多新势力在面对何时推新的质疑时,总是喜欢用“慢就是快”这个稍显矛盾的答案进行回复。同样,对于奇点汽车而言,从2014年12月创建,到截至今天仍未看到一部量产车型交付,其用最为真切的例子向我们诠释了上述悖论。而在5年多的时间里,这家新势力车企总共“烧掉”超过百亿元融资,却没有换来任何实质性回报。

据企查查显示,从2015年至今,奇点汽车共进行过6次股权融资,虽然并未详细披露具体的融资金额,但根据2019年其第五大股东博雍智动转让所持全部股份时所发布的招标公告显示,当时其融资总金额已超过170亿元。目前奇点汽车的投资方包括:奇虎360、联想之星、韬蕴资本、博雍基金等,最新一轮融资的时间为2019年10月12日,投资方为伊藤忠商事,融资数额近亿美元。

至于上述融资用途何在?按照沈海寅的规划,主要还是推进首款车型的研发、量产以及后续的营销工作。因此,从奇点汽车披露的安徽铜陵工厂建设规划,产业园项目总投资80亿元、年产能将达20万辆,一期工程占地400亩,主体厂房于2017年6月开工建设,2018年10月底全面完成一期厂房建设。

2019年3月,沈海寅再次宣布与苏州市相城区以及高铁新城全面开展合作,未来5年投资150亿元打造奇点汽车全球研发中心、奇点汽车苏州生产基地,并合作成立100亿元的智能电动汽车产业投资基金。

但是就在表面看似不缺钱的沈海寅,一边“大手笔”的与各地方进行合作之时,危机却在慢慢显露出来。今年5月28日,据相关资料显示,奇点汽车母公司智车优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为被执行人,约8703万元的股权数额被冻结。

另外,智车优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安徽奇点智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日前发生多项变更事项,其中,铜陵欣荣铜基新材料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合伙)退出了股东行列。

而这或许与沈海寅在两年前对外宣传,已经和北汽昌河定下代工合作,2019年6月,再次表示北汽昌河在江西景德镇的工厂可为奇点汽车提供10万辆的产能有关。加之其官方表示:“公司现在整体重心全在首款车的量产上,过早建设工厂对奇点来说没有意义。”由此可见,安徽铜陵工厂对于奇点的实际作用或许正在被削弱。

虽然之后其官方回复称,上述变更为正常经营变动,但是本次地方退出股东之列,还是不免令外界对于奇点身处安徽铜陵的发展与所获得的支持力度产生一定质疑。并且据相关媒体实地走访后发现,截至目前奇点汽车位于安徽铜陵的工厂仍是一片荒地。

而就在不久之前,还有消息称奇点汽车运营主体智车优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获得股权融资,投资方为珠海奥东投资有限公司和国厚资本。随后其创始人兼CEO沈海寅表示:“本轮融资额度为10亿元。”至于参与本轮融资的珠海奥东与国厚资本,背后仍可看到安徽国资的身影。

可就在奇点汽车再获融资的消息被爆后不久,其官方在接受媒体访时称:“关于奇点汽车融资10亿元及股权融资情况,以上信息均不属实,公司CEO沈海寅的发言也系子虚乌有。”

一次大股东退出、一次融资“乌龙”,足以看出曾经在资本市场中顺风顺水的奇点汽车,也难以躲避这场“寒冬”的降临。同时,令人倍感诧异的是,依照常理5年时间在“烧掉”170亿元后,参考同时期的蔚来、小鹏、威马,奇点汽车应该能够获得一定的行业认可度与品牌声量。

现实却是,在消耗繁多各界的背景下,后者更像一张充满漏洞的“白纸”。没有任何量产车型做支撑,沈海寅所构建的“造车梦”显得那样虚无缥缈。

频繁“跳票”的iS6

5年时间,170元融资,一个庞大的“造车梦”,最终落地到实处的则是奇点iS6这款车型。对比之下,与它几乎同时期推出的蔚来ES8、小鹏G3、威马EX5等车型,纷纷已经度过了年度改款阶段。反观奇点iS6,留给市场最为深刻印象就是它那频繁不断的“跳票”。

其实,早在2017年4月13日,奇点旗下的首款电动量产车型——奇点iS6预览版就已对外正式亮相,当时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同日,奇点启动新车预订,售价区间为20万-30万元,并在2017年底进行小批量生产,2018年实现量产交付。

可是之后该车型就陷入了频繁“跳票”的怪圈中。2018年1月,沈海寅宣布,奇点iS6将于当年底量产上市。2018年10月,沈海寅再次宣布,奇点iS6推迟上市,预计在2019年春节前后。

然而新年已过,“跳票”再次发生。2019年7月,沈海寅在接受访时表示,iS6由北汽昌河在江西景德镇的工厂代工生产,年内肯定会上市。但是或许因为疫情的影响,截至目前仍未得到iS6准确的推新时间表。

不可否认,如果奇点iS6能够按照原定于2018年推向市场,抢占先机下或许还有着一战之力。毕竟,当时20-30万元新能源市场的终端竞争远没有此刻激烈,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型的审视标准也未到如此严苛的地步。

当下,随着特斯拉国产Model?3以及一系列头部新势力车企试图“品牌向上”车型的到来,这条赛道早已变得拥挤不堪。奇点iS6在没有品牌光环加持的前提下,产品力与性价比层面也无过多优势可言,所以想要“突围”可能性微乎其微。

而在对于新势力而言颇为重要的线下营销渠道搭建方面,按照规划2018年1月,奇点汽车首家体验厅亮相北京三里屯时,其宣称将在三年内在全国打造200家线验店。最终现状却是,北京、上海、杭州,奇点汽车位于全国仅有上述三家直营体验店。

周末,记者亲自走访了其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世纪汇商场一楼的门店,第一印象只能用“十分冷清”所形容。因为除店员外,半小时内再未看到有其它顾客进入店中了解奇点iS6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墙之隔的理想汽车体验店内人流络绎不绝,而在奇点汽车正对面的门店,则摆放着另一家头部新势力小鹏汽车的第二款量产车型——小鹏P7。

同时,摆放在店内的蓝色奇点iS6“展车”,无论内外饰设计,还是整体造型语言,并不能带给人眼前一亮的“高级感”,上述观点也获得了同行伙伴的认可。此外,对比旁边的理想ONE、小鹏P7,不知是否为试装车的缘故,奇点iS6在做工细节处也存在着较大差距。综上所述,无论从产品层面,还是营销层面,种种不利因素加持下,或许也预示着频繁跳票、珊珊来迟的奇点iS6,前景早已变得愈发黯淡。

总之,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沈海寅与他的奇点汽车,“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或许显得颇为恰当。时间回到2014年,在那场由资本集团与互联网行业共同“引爆”的新造车运动中,沈海寅这位早已实现财富自由的企业高层,奋不顾身的投入了汽车行业之中。

六年过去,无论出于何种原因,2020已然成为新势力们的分水岭,奇点汽车在经历产品多次跳票、量产遥遥无期之后,行业前景早已开始变得灰暗无光,而沈海寅曾经那炙热的“造车梦”也在不断降温。

至于这家命运多舛的新势力车企,是成为下一个拜腾?还是继续坚持做更好的自己?选择权仍掌握在沈海寅手中。

文/崔力文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奇点汽车怎么样?

烧光170亿!“中国特斯拉”濒临破产,遭员工集体讨债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长,我国越来越多的居民买车选择新能源 汽车 。

因为新能源 汽车 主要耗能的是电池,不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

并且我国新能源 汽车 生产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的水平,新能源 汽车 在购买后主要是充电更加的便捷,跟烧油的 汽车 相比 更加便宜

近日据了解,有一家新能源 汽车 公司濒临破产,这一重大消息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

这家新能源 汽车 真的堪称业界的一朵奇葩。

当年的他对标美国的特斯拉,效仿小米,其中他的老板沈海寅也是一名优质的理工男,他连 做梦都想造出一台优秀的 汽车

他宏大的理想吸引了不少供应商的参加,但是7年时光过去了,他愣是没有创造出一辆 汽车 。

那些等待了他7年的员工股东供应商。也相继成为了受害者,奇点 汽车 从高光时刻坠落至此,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那让我们继续来揭开奇点 汽车 烧光170亿濒临破产的真相, 有些人对奇点 汽车 感到陌生,有时也只会在广告中见到过。

他在互联网界的 地位很高 。并且也在早期就加入新能源 汽车 领域。

在很早之前,他便向红衣大哥禁言造 汽车 ,但是红衣大哥当时没有看上这个项目,但是沈海颖依旧想坚持造 汽车 。

为梦想窒息的他,毅然决然地辞职了高管工作,准备立个体户。

在一开始他的口号特别的响亮,声称 要做中国的特斯拉

正是因为这响亮的口号,吸引了不少资本家的加入。

据数据显示,在2019年,奇点 汽车 的融资总额数就已经超过了170亿。

在2017年的时候,奇点 汽车 便发布了自己的第1款纯电动车型。

在2018年正式上市,并且量产交付。此消息一出,大家都在期待着。可是等了2018年整一年,却一直 没有等到 ,这个时候我们的老沈便出来向大家解释。

此款车在2018年春季上市。但是大家又等了很久,却依旧没有等到此款车上市的任何消息。这时网络上便起了很多的疑问。

也有一些吃瓜群众忍不住去私信老沈,足足等了两年的 汽车 ,为何还没有上市?

如在2016年,奇点 汽车 和安徽铜陵达成了合作。总投资高达了80亿,用来建厂。

在2018年,奇点 汽车 又与苏州达成了合作,总投资了150亿。全部准备进入奇点 汽车 的研发中心。而在2018年的后半年,奇点 汽车 汽车 又与株洲达成了合作。

又投资50亿准备建造一个基地。自从这些地区和奇点 汽车 达成了合同上的协议后,却没有等到奇点 汽车 的飞黄腾达, 反而等到了今日奇点 汽车 破产

而消费者们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等待,2017年所宣传的is6。可是不曾想到了今日is6还是没有被制造出来。而我们的沈老板,从一开始就豪言壮志,为梦想而拼命。到现在一败涂地,面临破产。

而那些被欠薪水的员工,被欠货款的供应商和投资者,被忽悠的大众也最终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受害者。

所以这件事情告诉我们: 有梦想,并努力地向梦想去拼搏有益于我们个人的提升 但是不要把梦想定得太大,否则实现不了,只留下一地的鸡毛

一个有事业追求的人,确实有很大的梦想。但是要建立符合实际的目标,脚踏实地,这样才能一步一步地走上高台,实现理想。

一个大的理想都是通过许多小目标汇集而成的,我们要将口号做到实际上,这样才能更快地实现我们的理想。

烧光170亿,造车“吞金兽”陷入至暗时刻

奇点汽车家的奇点iS6,新能源系统最大巡航能达到400km,快充技术也十分出色,充电1小时就能跑320km。而且奇点汽车的车内配置也非常豪华,不但有12.3英寸的全液晶数字仪表、15.6英寸可以旋转的超薄中控屏,而且抬头显示器更是全球最大的 16.4英寸,非常好 。

当新能源造车浪潮滚滚向前,曾与“蔚小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奇点 汽车 却濒临死亡边缘。

近日,因拖欠员工薪资长达一年半、被供应商申请破产重整等诸多负面消息,奇点 汽车 再一次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奇点 汽车 创始人沈海寅自称是做梦都在想着造车的男人,并喊出用互联网思维打造“中国特斯拉”的口号,成功吸引了一大批明星资本入局,公司累计融资金额超170亿元。

然而,曾被外界看好的造车“独角兽”,却一步步化身造车“吞金兽”,在漫长的5年间仅造出1辆车,当170亿融资消耗殆尽,“PTT式造车”的奇点 汽车 又该何去何从?

因员工集体讨薪,奇点 汽车 再度成为舆论焦点。

据多位员工爆料,奇点 汽车 已长时间拖欠员工薪资,最长拖欠时间已达一年半,部分员工被拖欠薪资额度逼近20 万元。 也就是说,从去年年初至今,奇点 汽车 的员工都没有工资入账了。

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一些员工选择通过劳动仲裁向奇点 汽车 索要工资,目前申请劳动仲裁的员工超过150人,而被欠薪的员工超过300人。即便对簿公堂,奇点 汽车 对支付员工薪资依然一拖再拖,被欠薪资何时到账仍然是个未知数。

不过,迫于舆论压力,奇点 汽车 取了“缓兵之计”, 有部分离职员工收到了来自奇点 汽车 的短信,称公司准备在未来一周内预支付 10000 元,本应在2022 年6 月30 日支付的未支付薪资的50% ,将在新一轮融资到账后支付,另外未支付的50% 在2022 年内支付完成。

实际上,这并非奇点 汽车 首次拖欠员工薪资。早在2018年10月,就有多位员工收到了公司HR的邮件,大体内容是“工资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审批后才能发放,所以会耽误一些时间,望请各位员工理解。”

当时,大多数员工并没有想太多,毕竟很多公司都出现过工资延迟发放的情况,大家都在正常推进各自的工作进度。但令人意外的是,这次工资延期一下子就拖了三个月,直到当年12月奇点 汽车 才出台了工资发放规则。

根据规则显示,奇点 汽车 众多员工当年9月的工资算是公司向员工借款,会按照年化约10%的利息偿还,约在2019年1月发放;10月工资会在当月中旬前发放完毕;而11月的工资会在当月底发放。

然而,这些被拖欠的薪资在2019 年2 月才到账,此事虽然没有闹大,但很多员工对奇点 汽车 已经不像之前那样信任。因为在延期发薪后,沈海寅曾亲自下场回应:“奇点 汽车 已累计融资超过70 亿元,拖欠员工工资是消息。”

时间来到2020年,工资方面又出了问题。自2020年起,奇点 汽车 开始对员工薪资执行半薪制度,简单来说就是每月只发一半工资,另一半工资以抵扣为期权不发。当时恰逢疫情爆发期,很多公司都不好过,大部分员工对此表示理解。

但奇点 汽车 再一次让员工失望了,不仅工资无限期延迟发放,还爆出了拖欠供应商货款的消息。今年6月,中汽研与奇点 汽车 关联方智车优行北京分公司的技术纠纷一案完成宣判,一审民事判决智车优行北京分公司向中汽研支付服务费64.9万余元及相关违约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7 月初,智车优行北京分公司新增一条强制破产重整的消息,申请人为帝维 汽车 公司。据了解,帝维 汽车 公司正是奇点 汽车 合作的供应商之一,大概率是因为款项拖欠向奇点 汽车 申请了强制破产重整。

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预示着一件事——奇点 汽车 确实没钱了。有员工对外表示:“当经历了突然延期发放薪资,看到拖欠供应商款项等消息后才恍然大悟,大概率是因为奇点真的缺钱了,然后导致奇点is6造不出来和无法上市。”

如今深陷困境的奇点 汽车 ,曾是走在国内造车最前沿的弄潮儿。

奇点 汽车 成立于2014 年,同年诞生的新能源造车企业还有蔚来、理想、小鹏,奇点 汽车 与国内造车新势力三巨头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奇点 汽车 创始人沈海寅,曾是360公司副总裁、金山软件集团副总裁,身居要职的他有十几年的互联网从业经历。沈海寅创立奇点 汽车 的契机,源于新能源 汽车 行业领军者特斯拉。

据沈海寅回忆,他第一次开特斯拉的时候,就有一种触电的感觉。当时还在360 任职的沈海寅已经跃跃欲试,他向周鸿祎表达了造车的想法,希望在360 内部做一个 汽车 项目。

但周鸿祎认为造车与360主业相差甚远,从而否决了沈海寅。老板不同意,那就自己干,奇点 汽车 就此诞生。沈海寅将自家 汽车 品牌命名为“奇点”,也是理工男的梦想。“奇点,在物理学上被认为是宇宙大爆炸的开始,是宇宙从无到有的那一点。”

在互联网行业浸*多年的沈海寅,将互联网思维与造车捆绑,他还看中了小米集团的赚钱模式,对外喊出“用小米的模式打造中国特斯拉”的口号。对于造车一事,沈海寅势在必行,他曾声称自己做梦的时候都在想着造车。

值得一提的是,奇点 汽车 早期表现确实不错,公司于2016年发布了首款车型is6,这比同年成立的“蔚小理”首款车型的面世时间都要早,一时间赚足了外界眼球。

沈海寅趁热打铁,带着承载其造车梦想的PPT到处演讲,奇点 汽车 从此声名鹊起。伴随行业知名度节节攀升,各路资本纷至沓来,奇点 汽车 曾经拿融资拿到手软。

从2015 年至2020 年,奇点 汽车 累计完成11 轮融资,投资团队整容强大,其中不乏联想之星、三六零安全、英特尔资本、东方网力等知名企业与资本。虽然融资总金额并未对外公布,但据知情人士透露,早在2019 年奇点 汽车 融资总金额已超170 亿元。

资金到账,奇点 汽车 经营规模迅速扩张,最鼎盛时期员工超过1500人。沈海寅信誓旦旦对外宣布:is6将于2018年年内进行量产及交付,力争2017年实现小批量生产。

现实却频频“打脸”,2017 年的“量产”直接变“流产”,2018 年沈海寅继续给大家“画大饼”,之后又说is6 将于2019 年春节上市,但拖到现在is6 量产仍是一张“空头支票”,沈海寅也成了造车界出了名的“跳票王”。

在漫长的5年间,奇点 汽车 仅造出1辆车。当“蔚小理”纷纷发布新车并投入量产,奇点 汽车 仍停留在“PPT式造车”阶段。圈内人流传一句话, 汽车 业内堪称“PPT式造车”高手的,只有贾跃亭的FF与奇点 汽车 。

值得注意的是, 2020 年5 月至今,奇点 汽车 已经两年没融资了,却相继曝出拖欠员工薪资、拖欠供应商款项等负面消息。雷军曾在跨界造车时表示,100 亿投入只是造车行业的最低门槛,而烧光170 亿融资的奇点 汽车 ,恐怕很难继续推进is6 的量产进度了。

奇点 汽车 走到如今这步田地,以及is6持续“难产”,与创始人沈海寅脱不了干系。

刚开始,奇点 汽车 主要聚焦于自建工厂。沈海寅曾表示,“代工模式意味着很多事情自己不一定完全可控,而这些调整会影响到我们的进程。”

听闻此讯,多个城市相继向奇点 汽车 伸出了橄榄枝。首先登场的是安徽铜陵,当地明确表态,只要奇点 汽车 落户当地,就会给投资、给、给政策等全面支持。

2016年11月,奇点 汽车 宣布获得6亿美元融资,并与铜陵市达成战略合作,总部南迁铜陵并建设工厂,工厂预计总投资达80亿元,年产能将达到20万辆。

然而,铜陵工厂还未投产,江苏苏州与湖南株洲也来了。2018年3月底,奇点 汽车 宣布未来5年投资150亿元,在苏州打造奇点 汽车 全球研发中心。

半年之后,沈海寅又跑到了湖南株洲,宣布奇点 汽车 株洲基地总投资50亿元,预计2020年建成投产。三大项目的总投资额高达280亿元,相当于掏空了奇点 汽车 的“家底”。

外界原以为,奇点 汽车 自建工厂可以助推is6 量产加速,但现实却是上述三大项目全都打了水漂,一个都没有落地开花,而且奇点 汽车 压根儿就没有造车资质。

当造车新势力三巨头忙着自家第二款新车上市时,奇点 汽车 还在满世界找代工“救火”,有消息称is6将由北汽新能源代工生产,结果这一代工合作也不了了之,有人爆料主要原因是资金不到位。

折腾了一大圈,钱花掉不少,奇点 汽车 似乎还在原地打转。当“蔚小理”纷纷冲击上市,并谋求二次上市时,奇点 汽车 也曾通过IPO上市募资。

据 汽车 之家报道, 奇点 汽车 曾在 2019 年7 月宣布了登陆科创板的,彼时奇点 汽车 首席品牌和战略发展副总裁赵强确认了这一,并表示“具体进展要看(证监会)审核流程。”

除上市募资外,奇点 汽车 还想过融资“补血”。2021年年初,奇点 汽车 与360有了接触,360派出相关高层到奇点 汽车 进行考察,对其技术代码、车联网架构和车机系统进行了参观和询问,注资一事已经走到实质性阶段。

此前,360曾参与奇点 汽车 的B轮融资,彼时很多奇点 汽车 的员工对360再度注资十分看好。结果事与愿违,360最终放弃了奇点 汽车 ,将资金投向与其同处新能源造车赛道的哪吒 汽车 。而奇点 汽车 科创板上市一事也没了后续,公司资金困境愈演愈烈。

自身“血槽”已空,多方“补血”未果,奇点 汽车 进一步走向深渊。自2021 年起,一边是大规模拖欠员工薪资,导致大多数员工离职,并集体仲裁讨薪;另一边是供应商诉讼讨债,导致奇点 汽车 多次列为被执行人,沈海寅也多次被限制高消费。

据说,眼下奇点 汽车 员工总数仅剩两位数了,大概还有50人左右,与最鼎盛时期的1500人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当下,奇点 汽车 和讨薪员工都在期待,新一轮融资尽快到账。如此一来,既可以发放被拖欠的员工薪资,也可以为奇点 汽车 注入新的活力,支撑公司继续走下去。

只是,既没有钱,又没有人,更没有量产车的奇点 汽车 ,是否还能等来自己的白衣骑士?

本文源自投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