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芽汽车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能源汽车

文章内容

牢固树立法治理念_法治理念

tamoadmin 2024-09-06
1.杨支柱:什么是法治理念公民参与的法治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知法懂法:公民应当了解和明白法律规定,熟悉法律体系和法律程序,以便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

1.杨支柱:什么是法治理念

牢固树立法治理念_法治理念

公民参与的法治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知法懂法:公民应当了解和明白法律规定,熟悉法律体系和法律程序,以便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寻求法律保护。同时,知法懂法也是自觉遵守法律的前提。

2. 执法为民: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民应当确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来自于人民的理念,把实现、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3. 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公民应当关注并参与到公平正义的实践中,通过自身的行动来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4. 服务大局: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公民应当将个人的行为和利益融入到社会发展的大局中,通过自身的行动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公民通过积极参与法治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推动整个社会的法治进步。

杨支柱:什么是法治理念

一、法制观念和法治观念

观念既是人们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也是支配人的行为的重要认识。

1、概念的变迁

法治观念一词是19年9月12日十五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后开始流行的,以前的提法是“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十五大报告尚有“法制观念”一词。

法制经常相对于民主而言;法治一般相对于“人治”而言。“人治”的特征是:⑴个人拥有超越法律的特权;⑵个人可以随意制定和废除法律。

法制和法治是密切相关的:

①法制是法治的基础:法治的前提是有法制,有法可依是法制的基本特征;

②法治是法制的升华: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法治的基本精神。

一般说来,法治观念可以囊括法制观念。因此,党的十五大之后,人们经常使用法治观念一词,很少再用法制观念一词。

2、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基本内容

①民主法治观念;

②自由平等观念;

③公平正义观念;

④权利义务观念。

二、法治理念

理念是指富有理性的具有体系的观念。例如科学理念、艺术理念、政治理念等等。

1、概念的形成

2006年4月11日至13日,中央在北京举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讨班,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罗干出席并讲话。

罗干指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2006年10月11日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2、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具体内容

①依法治国--核心内容

②执政为民--本质要求

③公平正义--价值追求

④服务大局--重要使命

⑤党的领导--根本保证

罗干强调,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先进的法治理念,是真正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法治理念,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三、法治观念和法治理念的关系

1、区别

①内容有差异。法治理念是法治观念的核心内容。

②时间有先后。法治观念一词是19年9月12日十五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后开始流行的。法治理念是2006年首次提出的。

③要求有侧重。法治观念是对全体公民的要求。法治理念侧重于对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的要求,例如“执法为民”。

2、联系

①内容有重合,如公平正义。

另外,有时也把法治观念的内容称为法治理念。例如,“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2007-10-25十七大报告

②性质相一致,同属法治精神。

③作用相统一,指导法治建设。

法治理念根植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方面必然性要求之中,它是法治的灵魂,体现了法治的精神实质和价值追求,所要解决的是为什么实行法治以及如何实现法治的问题。

具体而言,法治理念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法律的权威性是法治赖以实现的根本保障

2.限制公权力是法治的基本精神

3.公正是法治最普遍的价值表述

4.尊重和保障是现代法治的价值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