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芽汽车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论坛

文章内容

中顺汽车控股股东_中顺汽车控股股东构成

tamoadmin 2024-09-22
1.如愿以偿!小鹏汽车收购福迪汽车,终获生产资质2.零跑收购新福达,资质是新势力绕不开的“坎”3.零跑收购新福达汽车,难道仅仅是为获得生产资质?4.代工非长久之

1.如愿以偿!小鹏汽车收购福迪汽车,终获生产资质

2.零跑收购新福达,资质是新势力绕不开的“坎”

3.零跑收购新福达汽车,难道仅仅是为获得生产资质?

4.代工非长久之计? 小鹏收购福迪汽车获生产资质

中顺汽车控股股东_中顺汽车控股股东构成

中顺的老板是安徽天宝集团董事长周天宝,他于2002年5月16日成立上海中顺产业控股集团公司,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2002年5月18日,上海中顺仅以1300万元代价就从上海国勤投资公司手中接手了松辽集团89%股权,从而间接控股st松辽。

在成功地控制松辽集团后,上海中顺在当年的10月12日,联合上海恒巨和安徽宝圣(即现在的天宝集团)共同组建成立沈阳中顺汽车有限公司。其中上海中顺控股占有50%的股权,后两者各占25%。

之后,上海中顺的控股子公司上海中润汽车制动器有限公司,又在2003年10月30日以每股0.32元的价格竞买获得松辽集团拥有的上市公司16.94%的股权,成为st松辽第二大股东。而后国家经贸委5月初公布,将松辽汽车生产目录更名为沈阳中顺,沈阳中顺由此获得原松辽汽车生产目录、设备、厂房等。所有诉讼、历史遗留问题则留给松辽集团慢慢解决。

2003年11月28日,沈阳中顺汽车生产的6503型旅行车正式走下生产线,投入批量生产。

2005年4月15日,沈阳中顺汽车有限公司自行设计生产的三款新车型下线。这三款新车型分别为 suv、mpv和轻型客车,市场定价6-16万元。据悉,三款新车均将在2006投放市场。其中,mpv的初步产能规划为5万辆,suv产能规划为10万辆。

2005年6月17日,沈阳中顺汽车有限公司的员工从汽车广场上走过。当日,沈阳中顺汽车有限公司出口至阿联酋迪拜的305辆中顺轻型客车正式启运。沈阳中顺汽车有限公司在发展国内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海外市场。据了解,沈阳中顺汽车有限公司目前已经在科威特、阿联酋、沙特、叙利亚、约旦和以色列等中东国家建立了完善的销售网络,并不断向周边的俄罗斯、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拓展。2005年中顺出口中东市场的轻型客车总量将超过2000台。

如愿以偿!小鹏汽车收购福迪汽车,终获生产资质

日前有媒体曝出,小鹏汽车已经收购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迪汽车”)100%股权,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广东福迪汽车股权变更发生在3月19日,股东变更为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夏珩,小鹏进而获得生产资质。

自造车新势力兴起以来,大多新势力就面临着缺乏生产资质的尴尬处境。一直以来,是否有量产车流向市场都是造车新势力由PPT造车向正规军转折的分水岭。

造车新势力通过收购拿到入场券并非个例

鉴于国家对汽车生产资质的规定,很多造车新势力企业并不具备国家认可的生产资质,所以如何让品牌量产是众多造车新势力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在此之前,新势力通过收购来获得生产资格的也并不是个例。

2017年2月,曙光股份将持有的大连黄海100%股权转让给大连新敏雅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敏雅”)。而新敏雅背后的股东正是威马汽车,且持有100%股权。当时,威马汽车战略规划副总裁陆斌就曾回应道,“收购大连黄海,只是威马汽车总体布局迈出的一小步,根据威马汽车未来的产品规划,将需要更多的基地和。”?随后威马汽车还通过控股中顺汽车的方式,成功获得汽车生产资质。

无独有偶,2018年12月,理想汽车以6.5亿元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手中收购力帆汽车100%股权,由此获得乘用车生产资质。收购后法定代表人变更为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2019年1月力帆汽车正式更名为“理想智造”。

收购或是造车新势力拿到入场券的更好方式

为获得生产资质,造车新势力们大都选择“代工”或“自造”两种方式“曲线救国”。

其中,蔚来汽车选择的是与江淮汽车寻求合作,由江淮的工厂为其代工生产。此举解决了建厂周期长、投资大、生产资质难的一系列问题。

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曾公开表示,“造车新势力在制造环节不会比传统车企好。代工模式能够利用传统车企既有的产能,在推进量产化进程的同时也能帮助传统车企避免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另一方面则是能够让蔚来汽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研发中。”

但蔚来与江淮的合作也曾走过“弯路”。蔚来的第一款量产车型ES8是纯电动、全铝车身、定价在50万级别的车型,把这样一款车规模生产,又要保证质量稳定,产能顺利爬坡,这对合作双方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当时蔚来ES8的延期交付也曾使品牌一度陷入很大的舆论危机。

此次收购福迪汽车的小鹏在此前也走代工之路,小鹏汽车与海马汽车此前以代工方式联手,共建智能工厂(新工厂总投资超过20亿元,一期建设产能15万辆)生产首款车型小鹏G3。

代工对于生产经验不足,资金链相对较为紧张的新造车企业而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同时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是质量问题,选择代工生产环节掌握在别人手中,没有办法做到完全掌控每个环节,所以对于质量的把控不排除存在纰漏的可能性。其次是生产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需要提前和代工厂商沟通,不能完全把控的另一个缺点就是受牵制于别人,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可能会打破原本的发展规划进程。

对于品牌的影响也显而易见,从众多合资车“扣标”就不难看出,消费者即便选择了国产合资车,但是依然对代工厂商存在歧义,华晨宝马、北京奔驰中的华晨、北京字样扣掉的案例并不在少数,这种行为的存在就揭露了问题的存在。蔚来汽车也遇到同样问题。蔚来标榜的是高端品牌形象,而江淮始终是平民车的代表,尽管李斌一再强调代工不影响质量,但在消费者眼中,“江淮蔚来”的字样格外刺眼。

相比较之下,选择收购就有效的避免了一些问题。一次性买断,质量和排产全部由自己控制,也不必让自身品牌和别的品牌捆绑在一起。

2020年,被看做是造车新势力大洗牌之年,像博郡汽车这样的新势力,已经在淘汰赛刚开始之际便“体力不支”。如今,随着特斯拉大举入侵,老牌合资新能源车型凶猛来袭、自主品牌在新能源积极布局,造车新势力已经没有时间小火慢炖了。

面对危机与挑战,小鹏选择主动出击收购广东福迪汽车,彻底的解决了关键的生产资质问题,为自己博取一线生机。而针对此次收购福迪汽车,小鹏汽车官方回应称,“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自成立始,旨在更好地完善小鹏汽车的供应链布局,为将来公司的产品发展做好充分准备,此次股权收购是双方本着优化行业市场优质配置的目的做出的选择,相信这是一次共赢的决定。”

综合看来,虽然“代工”和“收购“各有利弊,但新能源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大背景下,收购或是造车新势力拿到下赛段入场券的最佳方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零跑收购新福达,资质是新势力绕不开的“坎”

对于每一个造车新势力而言,生产资质都是他们需要面对的难题。毕竟汽车这种产品用互联网概念打造出市场第一印象并不难,但从设计雏形到实车落地,解决生产资质让产品合理合法的推出市场,而获取生产资质却并不简单,因此新势力企业取代工的方式生产车型,是目前一个非常主流的做法,例如小鹏利用海马汽车的生产线生产主力产品小鹏G3,蔚来则依靠江淮汽车的生产线投产等等。

但整车生产资质却是一个汽车品牌最终都需要获得的“金字招牌”,特别对于谁都想跟海外新能源巨头特斯拉掰掰手腕的新势力而言,更是如此。(特斯拉的上海超级工厂从投建到获得生产资质、获得政策补贴再到实车上市,几乎一路绿灯。)

近日,根据国内权威的企业信息资讯平台“天眼查”所公布的消息与数据显示,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完成股权变更,新引入股东为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并由其全资控股,原有股东完成退出。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于2月14日由小鹏汽车投资成立,该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企业自有资金投资、能源管理服务、为电动汽车提供电池充电服务、研发电动汽车等。

当股权变更交接期过后,小鹏也将顺理成章的获得属于自己的生产资质,这将为在今年推出的主力产品全新小鹏P7甚至后续小鹏索要推出的一系列新品的生产提供更为完备的条件。

沉寂却又完备的福迪汽车

对于年纪较轻的汽车爱好者而言,福迪汽车的知名度或许并不高。但其实,福迪汽车是广东汽车工业领域上影响力不小的一个汽车企业,整车生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8年,并且是中国发改委认可的汽车重点生产企业、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整车年产达到10万辆、车身年产达到30万辆的规模;主要生产车型为SUV以及皮卡,曾经在广东一带的市场上,旗下的“探索者III”系列SUV和“飞越系列”SRV车型还具备不小的曝光度和市场涵盖面。

除却整车生产能力之外,更是涉足于车身零部件配套的业务,与福田、东风、长城、黄海、长丰等车企形成了长期的车身零部件配套关系。虽然是私营车企,但具备完善的生产品控体系,属于一个十分优质的行业资产。但由于市场变化,福迪汽车自身的市场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而小鹏的全资进驻,将为已经略显沉寂的福迪带来全新的活力。

此次收购不影响小鹏与海马的关系

众所周知,小鹏汽车与海马汽车建立了长效的合作关系,也正是因为有海马汽车的生产资质,小鹏G3才能成为现如今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影响力极高的一款产品。此次小鹏汽车收购福迪生产线的股权变更并不会影响小鹏与海马之间的关系,相反,这更利于小鹏利用多元化的生产与资金渠道,不断地优化自身的品牌影响和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小鹏汽车在智能化汽车领域中的行业影响力,从“行业新势力”向“中国智能汽车新车企”的概念转变。

“资质战”已经打响,新势力将开始大浪淘沙的过程

除了找工厂代工之外,造车新势力用收购具备生产资质的企业和生产线也已经成为了现下造车新势力的主流竞争渠道,诸如威马汽车收购中顺、拜腾收购一汽华利、车和家收购力帆等等,蔚来则更为特殊,用与市签署中国总部落户协议的方式,取相对于收购单一整车工厂而言,更为强大的背景解决资金和生产资质的问题;这种看似“曲线救国”的方式不仅能让进入沉寂甚至淘汰阶段的老资质企业得以盘活,同时也是解决新势力在实车生产过程中后顾之忧的一个有效“捷径”。

由代工方式转向获得生产资质的自有工厂生产,这种方式的转变或许也意味着新势力将面临着新的一轮内部竞争的过程。随着新能源汽车已经逐步进入市场正轨,新势力企业开始被更多的消费者与更广阔的市场环境接受,新势力品牌旗下的产品将面临着下一步的考验,那便是工厂的效率、成本、质量的管控能力;汽车产品力是否过硬永远是一个汽车品牌和车型能否在市场中经历时间考验的重要因素,因此生产资质的可靠性,将会是未来新势力领域中加速淘汰弱势企业,形成行业领军品牌的一个重要依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零跑收购新福达汽车,难道仅仅是为获得生产资质?

此前长江乘用车三大股东之一的长江汽车烧光51亿走向破产清算,作为零跑汽车的代工厂,长江的破产清算让零跑汽车的生产问题也备受关注。

近日,零跑汽车全资收购了福建新福达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福达汽车”)。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新福达汽车12月10日发生股东变更,原股东三龙集团有限公司退出,新增股东零跑汽车有限公司,后者成为新福达汽车100%的控股股东。零跑此举被业内认为是为了彻底解决其生产资质问题。

长江清算代工不确定性增?

生产资质一直是国内造车新势力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没有生产资质的情况只要么寻求“代工生产”的模式,要么收购相关企业获得生产资质。

由于目前国家严格控制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不少造车新势力只能选择有资质的车企代工或收购生产资质来保证运营。而零跑汽车旗下产品主要由同为造车新势力的杭州长江乘用车有限公司代工生产。

不过,在今年9月29日,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突然被裁定进入破产清算程序。长江汽车债权人应于2020年11月11日前,向管理人申报债权,书面说明债权数额、有无财产担保及是否属于连带债权,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于11月26日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目前最新的消息是,长江汽车已公开招募破产重整投资人,对长江汽车进行破产重组。

长江汽车破产是否会影响零跑汽车的生产?此前,零跑汽车方面曾回应称,?“零跑的合作方为长江乘用车,不是长江汽车。目前,零跑和长江乘用车的合作正常进行,零跑的合作资质不受影响。”

目前,零跑已经推出了S01、T03以及C11三款车型。其中,T03和C11都是在零跑浙江金华智能工厂生产,而在独立资质落地之前,两款车型仍需要在长江工厂下线。虽然目前零跑汽车的生产并未因长江汽车的暴雷而受到过多牵连,但却为其后续生产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

而翻看新福达汽车的介绍,该公司拥有福州、漳州和常州三大制造基地,产品涵盖了客车及客车底盘、载货汽车(含皮卡、轻中重型卡车)、自卸工程汽车、专用汽车、乘用车以及新能源汽车等系列车型。零跑收购这样一家具有新能源乘用车资质的企业,目的不言自明。

零跑相关负责人在回应此次对福建新福达的收购时称“正常的投资行为”,且未对外明确此次收购的目的。但在长江乘用车陷入破产清算之际,收购一家具有资质的整车企业,其目的显而易见。为了拥有更好的发展环境,拿到独立的生产资质似乎成为大多新势力们绕不开的发展路径。

独立资质或为IPO进行准备

此前,在相关部门一度暂停纯电动乘用车资质审批的情况下,多家造车新势力也是通过收购具有资质的整车厂来获取生产资质。

其中,威马先后收购了大连黄海汽车有限公司、中顺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两家主机厂商,从而获得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小鹏汽车也于今年3月底完成了对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100%股权的收购,从而获得生产资质;理想汽车则斥资6.5亿元收购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之后,顺利获得生产资质。

目前,“追赶者”零跑正在加速业务扩张,并开展了B轮融资。零跑汽车的预计在B轮融资(即pre-IPO融资)和IPO融资两轮中,共计融资60亿元人民币,而目前零跑汽车B轮融资已经锁定了几家大的投资机构。完成B轮融资之后,其预计将于2021年底或2022年IPO科创板。拥有独立资质,这或许将成为IPO的关键抓手。

据了解,零跑汽车的B轮和IPO融资将主要用于业务拓展和市场营销。按照,零跑汽车从2019年量产交付开始,将在四年内每年推出一款全新车型。

目前,零跑汽车已经推出了三款车型。去年1月纯电动轿跑S01车型上市;今年5月推出一款A00级纯电动小车?零跑T03,成为了零跑汽车销量增长的驱动力;广州车展期间推出的第三款车型——纯电动SUV?C11预售价格区间为16-20万元,将在明年交付,向高端新能源市场发起进攻。

今年11月,零跑汽车销售新车2032辆,相比10月的1743辆,环比增长17%,这一销售成绩在造车新势力中排名第六位。其中,零跑T03在11月实现销量1,927辆。

除了每年推出一款新车外,零跑汽车也将重点做渠道的扩展。接下来,零跑汽车还有扩充产能以及开拓海外市场的打算。

获取造车资质只是第一步,有了造车资质,才能不被“卡脖子”。随着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的蔚来、理想、小鹏股价上涨、市值冲高,威马、合众等也纷纷提出IPO,同为造车新势力的零跑汽车自然也将加速IPO脚步。而收购福建新福达,对于零跑汽车来说,或许也将会有更深远的意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代工非长久之计? 小鹏收购福迪汽车获生产资质

近日,零跑汽车全资收购了福建新福达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福达汽车”)。根据相关信息显示,新福达汽车的原股东三龙集团有限公司已经退出,而零跑汽车有限公司业已成为新福达汽车100%的控股股东。

由于国家对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把控严格,不少造车新势力只能选择有资质的车企代工或收购生产资质来实现产能。一直以来,零跑汽车的产品都是由杭州的长江乘用车有限公司代工生产。

尽管长江汽车暴雷对零跑并没有造车实质性的损害,但诸多的不确定还是让零跑汽车有所顾忌,唯一的办法就是解决生产资质问题。

而新福达汽车拥有福州、漳州和常州三大制造基地,产品涵盖了客车及客车底盘、载货汽车(含皮卡、轻中重型卡车)、自卸工程汽车、专用汽车、乘用车以及新能源汽车等系列车型。

如果能够收购新福达汽车,那自然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要知道,国内众多的造车新势力就是通过收购具有资质的整车厂来实现生产的正常化。比如,威马先后收购了大连黄海汽车有限公司、中顺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获得生产资质;小鹏汽车完成对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100%股权的收购,获得生产资质;而理想汽车则斥资6.5亿元收购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顺利获得生产资质。

生产资质已经成为零跑汽车首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目前,零跑汽车已经推出S01、T03两款车型,而C11?SUV也将于明年交付用户。但从实际的生产来看,目前T03和C11车型仍需要在长江工厂下线。随着长江汽车进行破产重组,难免会出现意外,届时,新车无法交付就会给企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有了造车资质,才能不被竞争对手“卡脖子”。随着零跑汽车收购新福达汽车获得生产资质,其能够真正实现自产自销,除了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产品品质外,对于今后的IPO也是百利无一害。

随着B轮融资的完成,零跑汽车或将于2021年底或2022年IPO科创板。而获得独立的生产资质,对于零跑汽车来说意义深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月21日,盖世汽车获悉,小鹏汽车已经收购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迪汽车”)100%股权,进而获得生产资质。

从天眼查信息可以看到,福迪汽车目前股东方已变更为小鹏汽车旗下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福迪汽车董事长、法人叶青,董事陈岩、沈振强、王殿武等均已退出,由小鹏汽车总裁夏珩担任执行董事,小鹏汽车副总裁何涛担任监事。

截自于天眼查

公开资料显示,福迪汽车的整车生产历史可追溯到1988年,公司拥有年生产30万台车身、首期5万辆整车的生产线,经营业务不仅涉及皮卡、SUV等整车产品,还拥有车身、零部件等业务,已与福田汽车、东风汽车、长城汽车等国内整车生产厂家形成长期车身零部件配套合作关系。

事实上,早在2017年5月,小鹏汽车就曾宣布制造基地落户广东肇庆,预计总投资超过100亿元。不过,由于没有生产资质,肇庆工厂未能启动。随后,小鹏汽车与海马汽车以代工合作的方式,共建智能工厂(新工厂总投资超过20亿元,一期建设产能15万辆)生产首款车型小鹏G3。

相关人士透漏,目前小鹏汽车和海马依旧保持良好合作,G3也还将由海马汽车代工生产。而即将上市的小鹏汽车旗下第二款车型小鹏P7将在肇庆基地投产,该车早在2019年就公布了预售价,共推出3款车型,分别是后驱长续航版、后驱超长续航版以及四驱高性能版,预售价分别为24万元、27万元以及37万元。此前有消息称,该车有望于2020年4月上市。

从上述来看,小鹏汽车在生产制造方面,与诸多造车新势力一样,最终选择了获取资质,自行生产。难道代工真的并非长久之计吗?

造车新势力扎堆购买生产资质,?“代工”非长久之计?

一直以来,造车新势力在生产方面是“代工”还是“自造”颇受行业争议,并较早在车企间形成两种流派。

当中,蔚来是代工派中行动最早的,和江淮的牵手一举解决了建厂周期长、投资大、生产资质难获取的问题,并较早实现了新车量产。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曾公开表示,“造车新势力在制造环节不会比传统车企好。代工模式能够利用传统车企既有的产能,在推进量产化进程的同时也能帮助传统车企避免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另一方面则是能够让蔚来汽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研发中。”

而主张“自造”派的代表则是威马汽车,该司成立之初就坚持要自建工厂,快速完成了温州工厂的选址和投建,并通过控股中顺汽车的方式获得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此后,尤其是近两年,随着品牌深度打造和产品逐步进入量产,越来越多的新造车企业开始倾向于自建工厂,并陆续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获取生产资质。如拜腾拜腾以1元的象征性价格收购一汽华利100%股权从而获得生产资质,但同时承担了一汽华利8.55亿元的债务及职工薪酬;电咖汽车收购西虎汽车获得了?SUV?生产资质;理想汽车以6.5亿元收购力帆汽车100%股份,获得其汽车生产资质。

对于此现象,有行业人士认为,前期新造车企业没有生产资质和产品准入资质,代工不失为一条“捷径”,然就长期发展来看,最好还是要有自己的工厂,这样可以对生产效率、成本、质量切实把控,这是除了技术和产品外的重要竞争要素。而小鹏此次从“代工”转向“自造”,则是其未来深入发展的重要一步。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代工”模式会逐步消失。在新能源行业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对于生产经验不足,资金链相对较为紧张的新造车企业而言,花费精力建设工厂、申请资质、调试设备、培训制造工人,毫无疑问会拖慢造车进程。即使不考虑时间问题,建设一座工厂、招纳数千名制造工人并生产出高质量的汽车产品本身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此境况下,选择“代工”或也不失为良策。

对于造车新势力是“代工”还是“自造“这一话题,您如何看待?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